画雪竹,赋雁阵!任重大展亮相徐汇龙美术馆,108件作品展现水墨丹青高超技艺
7月28日,“任重水墨丹青艺术展”在龙美术馆(西岸馆)开幕,展览精选艺术家任重的108件书画作品,涵盖人物、山水、花鸟多个门类,展现其水墨丹青精湛高超的技艺,以及对中国古典意象审美缘物寄情的超然又自我的理解和表达。
四大章节暗示意趣与灵感
本次展览以《嵇叔夜服散图》启幕,描绘魏晋名士嵇康坦肩、散发踞坐在榻。2005年任重在上海完成此作,艺术家借嵇康隐逸高蹈、出世不群的意象,表明自己对独立人格的坚持,“内不愧心,外不负俗,交不为利,仕不谋禄”。
任重的代表作品《苍龙吟雪》。馆方供图
其他作品均为近五年的创作,分“龙吟”“雪君”“玉山”及“雁阵”四个章节展出,它们既是对作品题材的归纳,也暗示着作品的意趣与灵感的来源。“龙吟”表现中国神话传说“龙”的力量,以及孤松、枯竹、隐士的孤高不群;“雪君”描绘雪中君子的质朴纯洁、风资卓绝;“玉山”不仅呈现多件山水画,也包含了《毛公鼎·百花王》《落叶·散氏盘》等传统器具的画作,营造古典之美;“雁阵”是对前面三个章节的总结,虽然每幅画作的题材、风格各有不同,但就像大雁群飞,指向了同一目标,即中国画自古以来的最高追求——“穷神变,测幽微”。古人以绘画穷尽造化的神妙、探测意境的幽微,任重也如此。
近五年潜心创作雪竹
策展人谢定伟评价说,任重的创作唯其用心诚,用意专,用力精,用情真,又兼天资秉赋近年来任重创作的作品“己不囿于造化,亦非古人所能拘制”。他表示,此次展出任重的雪竹、雪松、雪梅和雪浪作品,都是他近五年来潜心悟道的创作,特别是雪竹作品,是第一次关于雪竹这个课题的画展。
任重的作品《寒来》。馆方供图
上海博物馆藏五代徐熙的《雪竹图》留存至今已有1000年,但1000年来,没有第二个画家能用徐熙的方式来画,因为实在太难画了。任重在这五年内,能够下定决心来画雪竹,是极为难得的,因为很多人根本都不敢下手,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去画。
谢定伟先生揭秘说,画雪竹的难度在于竹竿、竹叶不是直接在绢上画出来的,而是把竹竿、竹叶的两边用墨烘染了以后,留出中间的部分,称之为“反衬法”。这种画法加上背景的远近浓淡,是非常困难的,每一个地方都要事先考虑到留白,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情。
开幕展览现场人气很旺。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
对于画雪竹,任重回忆,也是思索了多年。2002年,他到上海博物馆看“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”,那时上海博物馆门口排着超级长队,徐熙的《雪竹图》就在展出之列。后来,任重又到上博库房里看到了这件国宝,从此,他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水墨艺术,当时他就有奢望,有朝一日能画出这样的作品。
《雁阵赋》构思3年,小稿画了17遍
任重此次展出的另一幅巨作《雁阵赋》,据称构思用了3年时间,小稿就画了17遍。任重说,《雁阵赋》的构思来自宋代田锡的《雁阵赋》,文辞优美,情感深厚。
任重在《雁阵赋》前。馆方供图
“我从小生活在北方,经常看到长空雁阵,给我一种无可名状的美感。我观察大雁,喜欢大雁,在构思创作《雁阵赋》的过程中,我和窦唯谈起这方面的感受,希望他能据此创作音乐。”任重说,第二天,仅仅过了17个小时,窦唯就发来了录制完毕的《雁阵赋》音乐,窦唯“惊世的才华”让任重大为感叹。在窦唯音乐的陪伴下,任重用了7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件《雁阵赋》。
本次大展由刘益谦、王薇夫妇策划,谢定伟担任策展人,将向观众展览至10月8日。画家陈佩秋则评价说,任重的绘画上追宋元、五代、晋唐,但是从高古到当代,他是当做一个整体去传承、借鉴的。其创作不拘泥于某一家,而是博取众长,创作题材含花鸟鱼虫、人物亭台、山水竹石,国画所有门类无一不涉足,又都自成一家。
头图为任重作品《雪梅仙吕》。馆方供图
画雪竹,赋雁阵!任重大展亮相徐汇龙美术馆,108件作品展现水墨丹青高超技艺